经皮瓣膜成形术基本技巧:二尖瓣狭窄(适应证、操作和并发症)
关键词:心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 血栓 心瓣膜病中以二尖瓣病变最常见,单纯二尖瓣狭窄(MS) 占二尖瓣病变的40 %。1984 年Inoue 等创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开辟了非手术方法治疗MS 的新途径。
1 PBMV适应症1.1 中、重度单纯MS ,瓣膜无明显变形,无钙化,无瓣膜下结构异常; 1.2 无二尖瓣关闭不全(MI) ; 1.3 左房无血栓; 1.4 有明确的临床症状而无风湿活动。 此外,超声心动图(UCG) 测量二尖瓣口面积(MVA) < 1. 5cm2 ,血液动力学检查二尖瓣跨瓣压差> 1. 07kPa 为重要的客观指征。
2 禁忌症2.1 左房内血栓和明显MI 则为治疗的禁忌证。2.2 有巨大右心房,2.3 重症心脏病不能平卧2.4 大血管转位,升主动脉明显扩张,左房内径小,脊柱畸形2.5 抗凝治疗和近期体循环栓塞史者。
3 操作方法3.1 器械选择: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二尖瓣环直径选择适宜型号的球囊导管。3.2 造影:穿刺右股静脉,测右心压力及肺动脉的血氧饱和度,右房造影,确定各房室位置。3.3 房间隔穿刺:(1)穿刺点的定位:常用或传统的定位方式是根据X线透视影像,后前位在左心房影中下三分之一交界横线与脊椎右三分之一交界纵线的交汇处。(2)穿刺成功的确认:确定穿刺成功的方法主要根据影像学指征(造影或注射造影剂显影)和血流动力学指征。3.4 左房钢丝和球囊导管的导入。3.5 二尖瓣口的扩张:球囊扩张二尖瓣口是PBMV技术最重要步骤。球囊直径的选择已经有公认方法,初始扩张时的球囊直径选择主张从小直径开始逐渐增加。
4 成功标准:4.1 二尖瓣舒张期杂音消失或近于消失; 4.2 左房压明显下降; 4.3 影像学上完全充盈的球囊从左室自动滑回左房。4.4 无明显二尖瓣反流。
5 并发症5.1 室性心律失常:
与所有心导管检查一样最常见,发生率98 %以上,术中静滴利多卡因、调整导管位置可减少发生。5.2 心脏穿孔和心包填塞:
与房间隔穿刺定位不准有关。一般心包填塞进行心包穿刺放液即可缓解,严重者需紧急手术纠治。5.3 房间隔缺损:
球囊导管穿过房间隔进行PBMV时,术后留有3~5mm 的中隔小孔。绝大多数术后48h自动闭合,罕有引起左向右分流。5.4 体循环栓塞:
术前应严格检查左房内有无血栓,如有明显血栓,则免作PBMV。对瓣膜钙化,柔软性差的病例,术中应谨慎轻巧地操作。5.5 二尖瓣返流:多为轻度返流,
少数病例可造成严重返流,二尖瓣瓣体有明显钙化不均,融合交界有钙化以及瓣下结构有明显融合和缩短者,术后易出现较严重的MR,偶有因术后严重返流引起急性左心衰而致死者。此外,还有报道可引起晕厥、胸痛、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PBMV 近、远期效果良好, 其疗效和外科二尖瓣分离术相仿,同时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
2010/3/24 22:18:30
访问数:869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