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变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不同,血管异常类疾病可以分为血管畸形与血管瘤两大类。这两类疾病的临床病程、组织病理及诊断与治疗手段均大相径庭,因此对其特征的正确掌握十分必要。
血管畸形包括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微静脉畸形、混合性血管畸形以及综合征血管畸形等多种不同的疾病,以其血管内皮细胞不具备肿瘤类细胞增殖活性而区别于血管瘤类疾病。血管畸形类疾病可发生于头颈部、四肢、躯干及内脏等不同部位,其临床症状因具体疾病类型及发病部位有所不同,轻则出现颜色变化、肿胀、搏动、疼痛、溃疡等局部破坏性表现,重则因管腔迂曲扩张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引发心功能改变、或因病变部位出现难以控制的急性出血进而危及生命。血管畸形患者分散就诊于口腔科、血管外科、整形科、介入科等不同科室,因而临床医生可能对其认识不足,难以正确诊断与处理。血管畸形类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必要时可行病理活检以排除肿瘤性病变。针对不同类型的血管畸形类疾病,需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介入栓塞治疗、硬化治疗、激光治疗等治疗方式均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以精确而恰当的诊断为依据,在缺乏明确诊断和系统方案的情况下对血管畸形类疾病采取盲目的治疗手段是错误的,可能延误病情、诱使病变发展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血管瘤是血管异常类疾病中的另一大类,以其病变内皮细胞具有肿瘤增殖活性为特征。血管瘤类疾病包括婴幼儿血管瘤及先天性血管瘤等良性肿瘤、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等局部侵袭性肿瘤、以及血管肉瘤等恶性血管肿瘤。其中婴幼儿血管瘤因其发病率较高、自然转归结局及治疗效果较其他血管类疾病而言相对较好,而为临床医生所熟知。然而,针对血管瘤类疾病,更应将明确诊断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尤其是针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变,临床医生需时刻警惕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必要时及时采取活检病理检查,防止因误诊、漏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血管畸形及血管瘤类疾病是一个神秘、复杂而又精妙的领域,对其特征的正确认识和掌握是打开这一奇妙领域的大门,在正确认识其特征的基础上方能够恰当处理和治疗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