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研究
1、Infections:感染
(1)经验性联合使用抗生素到底应不应该在脓毒症以及脓毒症休克患者中使用?
(2)药效/药代动力学的最优化是否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
(3)对于获得性免疫抑制的患者,如果体内病毒再活化,是不是需要抗病毒治疗?
(4)在临床实践中是不是要实行快速诊断实验?
2、Fluids and vasopressors:液体与升压药
(1)容量复苏最佳的终点指标是什么,如何滴定?
(2)脓毒症液体复苏最佳的液体是什么?
(3)如何选择最佳的血管活性药物,滴定剂量,停止使用?
3、Adjunctive therapy:辅助治疗
(1)个体化/目标化/精准化能不能决定什么样的患者,在什么时间接受什么治疗?
(2)判断血液净化技术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效率?
(3)脓毒症患者最佳的营养方法是什么?包括途径,时间,剂量,配方等等?另外这些是不是需要结合血流动力学状态?
(4)在非ARDS的脓毒症患者中,肺保护性通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4、Scoring/identification:评分与识别
(1)什么样的信息可以识别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障碍?
(2)如何筛选脓毒症患者?
(3)如何识别脓毒症休克?
(4)院内什么信息与脓毒症患者主要结局指标相关?
5、Administration/epidemiology:管理与流行病学
(1)应该以什么模式进行脓毒症诊疗?例如EGDT
(2)脓毒症易感性以及哪些人群对治疗的反应好?基因,表型
(3)是否可以根据生物标记物对脓毒症风险进行划分?
6、Post‐ICU:后ICU
(1)脓毒症相关的长期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如何?
(2)脓毒症相关的长期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预测因素有哪些?
(3)有没有哪些院内干预措施可以改善脓毒症相关的长期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4)有没有哪些出院后干预措施可以改善脓毒症相关的长期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二、基础研究
1、脓毒症诱导细胞/亚细胞功能不全的机制?
2、脓毒症是如何改变生物能学以及代谢组学的?
3、脓毒症是如何改变表型的,以及是否改变患者微生物组,以及改变后是否会对结局产生影响?
4、修复的启动,维持,终止是什么机制?